好萊塢配樂圈當紅炸子雞,同時也是德國古典唱片大廠DG(Deutsche Grammophon)旗下最暢銷之當代作曲演奏家馬克斯李希特(Max Richter),2015年發表獻給入睡者所聆聽的八小時概念專輯《舒眠曲》(Sleep),意圖探索人類入睡後的聽覺意識。1月15日即將全台上映的音樂電影《李希特舒眠曲》(Max Richter’s Sleep)節錄《舒眠曲》演奏會在柏林、雪梨、巴黎等地的現場實況,不僅讓樂迷觀眾有機會在大螢幕體驗這一系列受到疫情影響不得不停辦的「躺著聽」舒眠紓壓音樂會,在馬克斯李希特的親自導聆下,逐步解密這首《舒眠曲》何以能有洗滌心靈,安撫人心的療癒魔力。喜歡舒眠音樂或是從未聽過想要嘗試看看它的魔力的玩家們,可別錯過這部電影。
《李希特舒眠曲》由音樂電影廠牌造次映畫引進,1月15日於台北、桃園、新竹、台中、台南、高雄各大戲院影城上映。片商造次映畫為造福樂迷觀眾,特別從德國DG原廠進口台灣斷貨已久的《舒眠曲》CD作預售票促銷,相關預售資訊可至片商官方臉書或博客來售票網查詢。
《李希特舒眠曲》電影簡介
以獨立發行跨界音樂家之姿,躍升古典樂大廠DG(Deutsche Grammophon)旗下最暢銷之當代作曲演奏家,並憑藉《星際救援》、《異星入境》、《攻敵必救》成為好萊塢炙手可熱的電影配樂家,馬克斯李希特(Max Richter)正在改寫當代簡約主義(Minimalism)電子樂跨界新古典音樂的無限可能性。
古典樂學院派出身,年少時受德國國寶級電子樂團「發電機」Kraftwerk啟發,進而致力於將合成器聲響與電氣音色融入古典音樂創作之中,自2002年首張專輯《記憶之屋》(Memoryhouse,2002)以來,Max Richter便以饒富詩意,洋溢電影劇情畫面感的標題音樂風格擄獲古典樂、簡約主義、序列主義(serialism)、環境音樂(Ambient)、後搖滾樂(Post Rock)等跨界樂迷的讚譽。2004年發表的《藍色記事簿》(The Blue Notebooks)更成為當年度全球各大音樂榜單的年度推薦盤,奠定Max Richter當代新古典跨界音樂大師的地位。
近年創作觸角益發專注於電影配樂,並以《星際救援》、《攻敵必救》、《異星入境》享譽影迷圈的Max Richter,2015年在DG發表最新個人專輯《舒眠曲》,這是一份譜寫給入睡者所聆聽的八小時巨作,意圖探索睡眠者的聽覺意識,企圖解碼夢境與入睡後聽覺感知的神祕關聯。特別的是,其巡迴演出亦採全本形式,演出樂手連續演奏八小時,眾聆聽者則於現場以睡眠狀態聆賞此一套曲,創下有史以來樂手連續演奏單一曲目最長最久以及史上第一場睡著聽的演奏會。
《李希特舒眠曲》全片擷取自《舒眠曲》演奏會在柏林、雪梨、巴黎三地的現場實況,鮮少公開受訪的Max Richter親自導聆.闡述其創作理念與編曲概念,尤其是與神經科學家大衛伊格曼(David Eagleman)討論人類在睡眠過程的大腦機制、作夢狀態與當下聽覺的關聯時,發現睡眠腦波變化的重複性與序列音樂、極限主義音樂殊途同歸之處,也發現腦波頻譜的特殊結構能轉化為編曲配器音色的頻率響應。這些神經科學上的佐證與實效,均內化為Max Richter《舒眠曲》的編曲手法,也是此舒眠套曲何以能感動,能安撫全球無數聽眾的秘訣,成為itunes古典音樂類別點播率最高的專輯。
《李希特舒眠曲》不單單只是一部演奏會電影,Max Richter與畢生摯愛伴侶暨創作夥伴尤利亞馬爾 (Yulia Mahr) 也一同在片中娓娓道出Max Richter未成名前至今的心路歷程,坦言許許多多不為人知的辛酸血淚,痛苦掙扎,讓樂迷觀眾更深入認識Max Richter這位當代新古典翹楚與準電影配樂大師,也讓我們見證Max Richter與Yulia Mahr間相知相惜,相互扶持的完美愛情。
《李希特舒眠曲》電影資訊
- 英文片名:Max Richter’s Sleep
- 片長:99分鐘
- 導演:娜塔莉瓊斯 Natalie Johns
- 演員:馬克斯李希特 Max Richter
- 發行:造次文化
- 映期:2021/1/15
- 上映戲院:台北誠品電影院、台北光點華山電影館、台北信義威秀影城、喜樂時代南港店、桃園統領威秀影城、新竹大遠百威秀影城、台中大遠百威秀影城、台南大遠百威秀影城、台南南紡威秀影城、高雄大遠百威秀影城等
《李希特舒眠曲》電影預告
延伸閱讀:
九把刀電影《月老》集結柯震東、王淨、宋芸樺同台尬戲 台灣特效團隊助攻
YouTube觀看次數破3千萬次!菅田將暉獻唱《STAND BY ME 哆啦A夢2》主題曲逼哭千萬網友
《Red Bull Air Force》團隊前往德州瑪爾法小鎮打造最不可思議的超自然奇蹟:瑪爾法光團
搶攻聖誕跨年商機!乾杯集團旗下5大品牌推出節慶主題大餐